-
【呼和浩特招商】内蒙古首笔41.25亿元“碳中和”银团贷款落地 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在绿色金融领域再添重要成果,浦发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与内蒙古中环协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签署银团贷款协议,助力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用单晶硅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该笔总金额41.25亿元的融资是内蒙古首笔“碳中和”银团贷款,首笔25.25亿元已顺利投放,为当地绿色产业招商引资和低碳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一)项目立足绿色能源基地定位,推动产业低碳升级。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能源基地,近年来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此次签约的单晶硅材料产业化工程五期项目,聚焦太阳能电池用核心材料生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光伏产业链绿色化水平。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壮大内蒙古光伏产业规模,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产业支撑。 (二)创新“碳中和”融资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该银团贷款业务是浦发银行按照国家“碳中和”标准创新推出的绿色金融产品,在服务模式上突出提款便捷性,满足项目建设过程中阶段性资金需求;担保方式灵活多样,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供适配方案;贷款期限与项目建设周期、收益周期相匹配,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压力。通过银团贷款模式整合金融资源,既为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等方面提供稳定资金保障,也体现了金融机构主动对接实体经济绿色发展需求的责任担当。 (三)强化政策协同与招商引资,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新格局。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包括对绿色项目在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激励措施。此次首笔“碳中和”银团贷款的落地,是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的结果,为后续更多绿色项目融资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内蒙古绿色能源项目建设,推动形成“政策引导、金融支持、企业参与”的良性循环,助力自治区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生产基地和低碳技术创新高地。
2025-07-04
-
呼和浩特强化研发项目申报助力科技创新 推动成果转化与招商引资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部署,围绕重点领域推进研发与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报工作,通过严格筛选推荐优质项目,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同时以科技项目为抓手促进招商引资。 一、政策引导与申报范围明确。202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发布2022年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涵盖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东北振兴三类方向,其中东北振兴申报范围限定东北5盟市。基于申报区域要求,呼和浩特市科技局于2022年1月转发科技支撑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类指南通知,引导相关单位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项目申报,确保项目方向与自治区战略部署紧密衔接。 二、申报流程规范与审核严格。2022年,呼和浩特市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申报工作,截至规定时限共有150个项目提交申报材料。为保障项目质量,申报流程严格遵循多级审核机制:首先由各旗县区、经开区、金山高新区及卫健委对项目材料的完整性和与指南要求的相符性进行初步审查;随后由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相关业务科室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科技政策导向进行进一步审核;最终通过局务会集体研究决策,确保推荐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经过层层筛选,呼和浩特市共确定推荐117个项目申报2022年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 三、项目布局聚焦区域发展需求。推荐项目紧密围绕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两大核心领域展开。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方面,项目涵盖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特色产业培育等方向,旨在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助力农村经济增收和产业结构优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项目聚焦生态修复技术、水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推动形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新模式。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呼和浩特市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四、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是呼和浩特市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通过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仅能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还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优质科技项目的落地实施有助于吸引更多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要素向呼和浩特市集聚,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形成“科技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吸引投资落地”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5-07-02
-
呼和浩特经开区企业发展效益稳中有进 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显现
2021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呼和浩特经开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产业升级与招商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前11个月,开发区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现双增长,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发展韧性与活力持续增强。 一、经济运行质效稳步提升,发展基础持续夯实。2021年,呼和浩特经开区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规上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益呈现良好态势。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同比明显下降,企业财务结构不断优化,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开发区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重点企业引领作用凸显,产业集群效应增强。2021年,呼和浩特经开区3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超亿元产值企业数量占比近四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其中,伊利、华耀、齐鲁、创维、利乐、阜丰等重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累计贡献了全区规上工业增量的超120%,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企业间协同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三、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发展动能持续注入。2021年,呼和浩特经开区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落实惠企政策等举措,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开发区聚焦绿色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强化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四、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呼和浩特经开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区内企业在关键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开发区还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五、要素保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日益完善。2021年,呼和浩特经开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能源、通信等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人才保障方面,通过实施人才引进政策、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等措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同时,开发区强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呼和浩特经开区通过一系列举措,2021年在企业发展效益、产业结构优化、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聚焦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5-07-02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