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的北疆生态枢纽与高质量发展新蓝海
在国家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和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持续落地的背景下,呼伦贝尔市凭借 “东林西矿、南农北牧” 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招商引资的重要增长极和我国向北开放的生态经济标杆。作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呼伦贝尔市以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为导向,全力推动 “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 工作,为全国企业铺就投资兴业的黄金赛道。
一、区位优势:链接东北亚的生态枢纽与开放门户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东接黑龙江省,西邻蒙古国,北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 1733 公里,拥有满洲里(全国最大陆路口岸)、黑山头等 8 个国家级口岸,是我国唯一同时毗邻俄蒙的地级市,也是 “一带一路”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其区位优势独一无二:
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内外:满洲里口岸年进出境中欧班列超 5000 列,占全国中欧班列通行量的 1/4,货物覆盖俄罗斯、德国、波兰等 20 余个国家;滨洲铁路、绥满高速贯穿东西,公路总里程达 3.3 万公里,形成 “三横三纵” 公路网;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开通北京、上海等 60 余条航线,2023 年旅客吞吐量达 260 万人次,构建起 “陆港联动、空陆互补” 的立体交通体系。
战略平台叠加赋能:作为国家批复的 “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呼伦贝尔市享受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等多重政策红利,拥有呼伦贝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等 6 个省级以上园区,为 “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 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
二、资源优势:多元禀赋构筑发展基石
(一)生态与农牧业资源全国领先
呼伦贝尔市拥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呼伦贝尔草原(面积 8 万平方公里)、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大兴安岭森林(面积 12 万平方公里)、亚洲最大的湿地(额尔古纳湿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绿色农牧业富集:全市耕地面积 1.1 亿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300 万吨以上,“呼伦贝尔羊肉”“大兴安岭黑木耳”“呼伦贝尔芥花油” 等 15 个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有机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 6000 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之一,为农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
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51.4%,年可利用林木蓄积量超 10 亿立方米,蓝莓、偃松等林下资源年产量超 50 万吨,是发展森林食品、生物医药的天然宝库。
(二)能源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呼伦贝尔市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基地:
新能源开发潜力突出: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超 2 亿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超 1.5 亿千瓦,2023 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 1800 万千瓦(风电 1200 万千瓦、光伏 600 万千瓦),是国家规划的 “陆上风光三峡” 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储量达 1000 亿吨,煤电装机容量超 2000 万千瓦,是 “西电东送” 东北通道的重要节点。
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发现矿产 86 种,其中煤炭、石油、铜、钼等储量居全区前列,谢尔塔拉铁矿、甲乌拉金矿等大型矿产地 30 余处,为矿产深加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文旅资源世界瞩目
呼伦贝尔市拥有 12 个国家级景区和 5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球知名的草原旅游目的地:
呼伦贝尔大草原年接待游客超 1500 万人次,是世界顶级的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展现 “一眼望俄蒙” 的独特魅力,年游客量超 300 万人次;
冬季冰雪资源丰富,牙克石滑雪旅游度假区是国内顶级冰雪运动基地,2023 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800 亿元,为文旅开发、康养度假等产业提供了丰富的 IP 资源。
三、产业体系:绿色引领与创新驱动双轮发展
(一)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打造全国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呼伦贝尔市聚焦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构建从种植养殖、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
乳业深加工:依托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形成 “奶源基地 — 液态奶 — 奶酪 — 奶粉” 全链条,2023 年乳制品加工产值突破 300 亿元,高端有机奶、益生菌等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市场;
肉类深加工:肉羊、肉牛存栏量分别达 1800 万只、120 万头,蒙羊牧业、大庄园肉业等企业实现 “养殖 — 屠宰 — 分割 — 冷链” 一体化,2023 年肉类加工产值突破 200 亿元;
特色产业集群:大兴安岭森林食品产业园集聚企业 50 余家,开发蓝莓果酱、偃松仁等深加工产品,2023 年林下经济产值突破 50 亿元,“呼伦贝尔生态产品”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新兴产业: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呼伦贝尔市在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加速布局,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能源产业: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 “风光储” 基地,金风科技、华能集团等企业投资建设风电整机、光伏组件项目,2023 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 100 亿元;依托丰富绿电资源,推进 “绿氢” 制备及下游应用,规划建设年产 20 万吨绿氢项目,吸引国家电投、上海捷氢等企业参与 “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
新材料产业:依托煤炭、硅石等资源,发展煤系针状焦、光伏玻璃等产品,扎赉诺尔工业园区形成 “煤炭开采 — 精细加工 — 高端材料” 链条,2023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 30%;利用玛瑙、玉石等特色矿产,发展文化创意与工艺品加工,满洲里玛瑙产业园年交易额超 20 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建设呼伦贝尔大数据中心、中俄跨境数据中心,吸引华为、腾讯等企业布局,推动农畜产品加工、文旅等产业数字化转型,2023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年增速超 25%。
(三)现代服务业与跨境经济:释放开放新潜力
跨境贸易与物流:依托满洲里综合保税区,发展木材、能源等大宗商品保税加工,2023 年口岸进出口总额达 1200 亿元,对俄蒙贸易占比超 70%,吸引了浙江义乌、广东中山等地企业布局跨境电商和保税物流;
文旅康养与生态体验:深度融合草原、森林、冰雪资源,打造 “呼伦贝尔草原文化节”“冰雪那达慕” 等品牌,推动 “生态观光 + 民俗体验 + 康养度假” 融合发展,恒大文旅、复星旅文等企业投资的高端康养项目加速落地。
四、精准招商:全流程服务与产业生态构建
为深化 “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 工作,当地政府坚持 “精准招商、链式招商” 策略:
靶向招引产业龙头:围绕绿色食品、新能源、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库,2023 年举办 “呼伦贝尔(上海)产业推介会”“中俄蒙经贸合作洽谈会” 等活动 30 余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00 余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达 40%。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 “一网通办”“蒙速办・呼伦贝尔” 政务服务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 60%;设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提供 “一对一” 全程代办服务,从项目洽谈、土地供应到投产运营全流程跟踪,确保项目 “引得进、落得快、发展好”。
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呼伦贝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阿荣旗绿色食品产业园等实现 “九通一平” 基础设施全覆盖,标准化厂房、冷链仓储、检验检测中心等配套齐全,针对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定制化原料保障,2023 年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的 70% 以上。
五、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呼伦贝尔市拥有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每年输送农牧业、新能源等领域专业人才超 2 万人。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沈阳分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45 家、重点实验室 12 个,2023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40 亿元。同时,出台 “呼伦贝尔人才新政 18 条”,通过提供创业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政策,吸引新能源研发、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团队落户,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智力资源,进一步提升 “呼伦贝尔市招商引资” 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呼伦贝尔市正以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的姿态,在绿色发展、开放合作、产业升级中展现强劲动能。这里有富集的生态资源、优质的农畜产品、广阔的新兴产业空间和高效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布局东北亚、拓展欧亚经贸的战略要地。无论是深耕绿色食品加工、投身新能源开发,还是拓展文旅康养、参与跨境贸易,呼伦贝尔市都将成为您事业发展的可靠伙伴。
欢迎全国企业前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投资兴业!招商信息咨询电话:400-162-2002

内蒙古招商项目

内蒙古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内蒙古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