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的北疆首府枢纽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国家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落地的背景下,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核心城市,正以卓越的区位优势、富集的资源禀赋和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成为西北地区招商引资的热点区域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这座兼具草原文化魅力与现代产业活力的城市,正全力推动 “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 工作,为全国企业铺就投资兴业的黄金赛道。
一、区位优势:链接三北与欧亚的战略枢纽
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东北振兴三大战略交汇带,东接乌兰察布,西连包头,南濒黄河,北邻蒙古国,是连接华北、西北与蒙古国的重要枢纽,也是 “一带一路” 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节点。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立体化交通网络便捷高效:作为内蒙古高铁枢纽,京呼高铁开通后,呼和浩特至北京最快仅需 2.5 小时,融入 “京津冀 3 小时经济圈”;铁路运营里程达 1200 公里,中欧班列(呼和浩特 — 莫斯科)常态化运行,年开行量超 400 列,货物覆盖俄罗斯、德国等 20 余个国家;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 130 余条,2023 年旅客吞吐量达 13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 12 万吨,构建起 “公铁空” 立体交通体系。
战略平台叠加赋能:作为国家批复的 “呼和浩特国家高新区”“和林格尔新区”(国家级新区)和 “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呼和浩特片区”,呼和浩特享受西部大开发、沿边开放等多重政策红利,拥有 7 个国家级园区和 13 个自治区级园区,形成 “政策高地” 与 “产业集群” 双轮驱动格局,为 “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 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
二、资源优势:多元禀赋构筑发展基石
(一)能源与矿产资源富集
呼和浩特市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富集区:
新能源资源领先: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超 6000 万千瓦,太阳能可开发量超 1.2 亿千瓦,2023 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 1800 万千瓦(风电 1000 万千瓦、光伏 800 万千瓦),是国家规划的 “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重要组成部分;
矿产资源多样:已发现矿产 68 种,其中煤炭储量达 130 亿吨,石灰岩储量超 10 亿吨,是发展绿色建材、清洁能源的优质原料;稀土、石墨等战略性矿产富集,为新材料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农牧业资源全国标杆
作为 “中国乳都” 和北方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呼和浩特市拥有耕地 1050 万亩、天然草场 6000 万亩,形成 “粮、乳、肉、菜、薯” 五大优势产业:
乳业集群全国领先:伊利、蒙牛两大乳业巨头总部落户于此,2023 年全市乳制品产量达 380 万吨,乳业产值突破 2000 亿元,占全国的 1/5,婴幼儿配方奶粉、高端液态奶等产品远销全球;
特色农产品富集:“呼和浩特牛奶”“武川莜麦”“托县辣椒” 等 12 个地理标志产品享誉全国,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 800 万亩,为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产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
(三)生态与文旅资源独具魅力
呼和浩特市拥有大青山生态屏障、黄河湿地景观带和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达 23.5%,是 “国家森林城市” 和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旅资源富集:
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年接待游客超 300 万人次,展现蒙古族文化与明清建筑的交融;
内蒙古博物院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年参观量超 200 万人次;
哈素海、圣水梁等自然景区推动 “生态旅游 + 康养度假” 融合发展,2023 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200 亿元。
三、产业体系:传统优势与新兴动能交相辉映
(一)先进制造业:筑牢产业升级根基
呼和浩特市在乳业、装备制造、绿色建材等传统产业领域实力雄厚,正通过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迈向高端化:
乳业全产业链:形成 “牧草种植 — 奶牛养殖 — 乳制品加工 — 终端销售” 完整链条,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等项目加速建设,推动奶粉、奶酪等高端产品研发,2023 年乳制品深加工率达 90% 以上;
装备制造产业:以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为重点,中车集团、金宇生物等企业技术领先,新能源商用车产能达 10 万辆 / 年,疫苗产业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2023 年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 800 亿元。
(二)新兴产业: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呼和浩特市在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领域加速布局,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新能源产业:聚焦 “风光储充” 一体化发展,和林格尔新区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吸引华能、国电投等企业投资,2023 年新能源发电量达 350 亿千瓦时,同步推进储能设备制造、充电桩建设,打造 “绿电” 应用示范城市;
新材料产业:依托石墨烯、硅基材料等资源,建设呼和浩特石墨烯产业园,推动石墨烯导热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产品产业化,2023 年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 35%;硅基材料产业形成 “多晶硅 — 单晶硅 — 光伏组件” 链条,单晶硅产能达 50GW,占全国的 30%;
数字经济产业:作为 “中国云谷”,呼和浩特大数据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超 500 亿元,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装机能力超 150 万台,2023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 1000 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数据灾备与算力枢纽。
(三)现代服务业与文旅融合:释放开放新潜力
现代物流与跨境贸易:依托白塔国际机场、沙良物流园,发展航空物流、保税仓储,2023 年进出口总额达 500 亿元,对蒙贸易额增长 20%;和林格尔新区打造 “一带一路” 国际物流枢纽,年货物吞吐量超 2000 万吨;
文旅康养与总部经济:深度挖掘 “草原文化 + 黄河文明” 资源,打造 “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草原音乐美食季” 等品牌,推动文旅与康养、研学融合发展;城市核心区集聚金融、商务、总部办公等业态,成为内蒙古总部经济集聚区。
四、精准招商:全流程服务与产业生态构建
为深化 “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 工作,当地政府坚持 “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 策略:
靶向招引产业龙头:围绕乳业、新能源、新材料等 10 条重点产业链,绘制招商图谱,建立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库,2023 年举办 “全球乳业合作论坛”“呼和浩特招商推介会” 等活动 50 余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180 余个,其中 “三类 500 强” 企业投资项目占比达 30%;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 “一网通办”“蒙速办・首府办” 政务服务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短 60%;设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提供 “一对一” 全程代办服务,从项目洽谈、土地供应到投产运营全流程跟踪,确保项目 “引得进、落得快、发展好”;
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呼和浩特国家高新区、和林格尔新区等园区实现 “九通一平” 基础设施全覆盖,标准化厂房、检验检测中心、公共研发平台等配套齐全,针对新兴产业项目提供定制化政策支持,2023 年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市的 80% 以上。
五、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拥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 19 所高校,中科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农科院等 58 家科研机构,每年输送各类专业人才超 10 万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智力密集区。当地政府鼓励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48 家,2023 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200 亿元。通过 “呼和浩特人才强市 20 条” 等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业补贴、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支持,吸引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端团队落户,进一步提升 “呼和浩特市招商引资” 的核心竞争力。
结语
呼和浩特市正以 “北疆首府经济增长极” 的姿态,在产业升级、开放合作、生态建设中展现强劲动能。这里有富集的资源禀赋、便捷的区位交通、高效的营商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企业布局西北市场、拓展欧亚经贸的战略要地。无论是深耕乳业深加工、投身新能源新材料,还是布局数字经济、参与文旅开发,呼和浩特市都将成为您事业发展的可靠伙伴。
欢迎全国企业前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投资兴业!招商信息咨询电话:400-162-2002

内蒙古招商项目

内蒙古招商政策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内蒙古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