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启动 聚焦电价形成机制与监管创新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内蒙古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内蒙古有望成为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地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力。与综合电改不同,此次试点更强调输配电价科学定价与监管体系优化,为全国电力体系市场化探索提供新路径。  
一、改革背景与试点定位  
输配电价改革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深圳作为首个试点,建立了"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定价模式。内蒙古入选新试点,与其能源结构密切相关——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前列,但输配电价机制滞后制约了新能源消纳。此次试点将重点解决跨省区输电成本分摊、可再生能源接入定价等难题。  
二、内蒙古试点的差异化特征  
1. 聚焦输配电价独立核算体系,建立与发用电价格分离的透明定价机制  
2. 强化监管技术创新,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输配电成本全程追溯  
3. 探索风光发电富集地区特有的过网费计算标准,平衡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利益  
三、监管机制突破方向  
试点方案显示将建立三级监管架构:自治区级定期成本监审、盟市层面动态调整机制、旗县执行情况核查。特别加强对跨省输电业务的监管,建立与华北电网的联动审计制度。同步开发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输配电价构成要素的实时监测。  
四、对电力市场的影响预期  
1. 工商业用户有望通过清晰的价格信号优化用电行为  
2. 发电侧竞争将更趋市场化,促进清洁能源优先调度  
3. 为蒙西电网与华北主网的经济结算提供标准化依据  
五、后续推进计划  
内蒙古已组建专项工作组,拟分三阶段实施:首年完成成本核算模型搭建,次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第三年评估推广价值。试点期间将定期发布输配电价执行白皮书,确保改革过程公开透明。  
此次改革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机制从"计划主导"向"市场主导"深度转型。内蒙古试点的经验,特别是对新能源高渗透率电网的定价探索,将为西北地区电力改革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