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招商】内蒙古司法三十条举措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内蒙古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7日
内蒙古司法厅于当年年初发布30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聚焦制度完善、服务提质与执法规范,着力破解企业办事堵点痛点,为招商引资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这些举措涵盖法治建设、政务服务、执法监督等关键环节,旨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一、健全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
内蒙古司法厅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梳理并修订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的规范性文件。当年重点推动涉企政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动态清理不合时宜的法规规章。同步配套出台"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审查等机制嵌入立法流程,从源头上遏制损害市场主体权益的制度漏洞。
二、推行精细化法治政务服务
内蒙古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公证、仲裁、法律援助等事项"一网通办"。当年完成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智能化改造,开通涉企法律咨询绿色通道。在呼和浩特、包头等5个盟市试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累计削减市场主体证明材料132项。针对招商引资项目推行全生命周期法律顾问制度,为重点产业园区配备专业法律服务团队。
三、构建阳光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内蒙古司法厅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备案系统,当年全区查处违规执法案件47起。在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12个领域推行"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发布不予处罚事项186项。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制度,在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等盟市选定50家民企作为监督哨点,通过"法治体检"及时纠正不当执法行为。
四、强化基层法治治理能力
当年投入专项资金改造升级94个旗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满洲里口岸、二连浩特边贸区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律师、调解员下沉至全区852个乡镇苏木,推动"万所联万会"机制覆盖87%工商联所属商会。赤峰市创新"调解+公证+仲裁"三位一体纠纷化解模式,涉企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2.5%。
五、完善市场主体权益救济体系
内蒙古建成市场主体法律诉求直通车平台,当年处置企业法律诉求2100余件。在乌兰察布、兴安盟等地区试点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缩短破产案件审理周期35%。升级"法治营商监督平台"APP,实现行政复议"掌上办",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45日。
六、深化法治服务供给创新
开展"法治护航产业链"专项行动,围绕新能源、农牧业等重点产业编制专项法律服务指南。当年组建25个律师服务团深入盟市开展"法治体检",惠及企业1.2万家。通辽市创新"法治营商监测点"机制,在开发区设置24小时法律自助服务终端,企业满意度测评达95.8%。
内蒙古通过专项督查、约谈通报等机制压实各盟市主体责任。巴彦淖尔市将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锡林郭勒盟建立"整改台账销号管理"机制。全区组建6个督察组开展法治督察,推动30条举措100%落地,为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注入法治新动能。

内蒙古产业园区

内蒙古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内蒙古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